英国尴尬了:航母刚出港,美国却要降关税,英外长赶紧打王毅电话

4月22日,特朗普在白宫称,会考虑大幅削减对中国的145%关税,并认为中美双方能够迅速达成共识。

该消息曝光后,各大媒体争相报道,英国尤为尴尬。22日清晨,“威尔士亲王”号航母刚离朴茨茅斯海军基地,计划前往亚洲。指挥官詹姆斯·布莱克莫尔扬言要对抗中国于台湾问题,并考虑穿越台湾海峡。

刚发表强硬言论,紧接着就传来美国让步的消息,这让英国处境极为尴尬。

他变脸的速度极快,简直超乎想象,堪比瞬间换装的川剧表演。这倒也很符合英国行事一贯的敏捷与多变。

另一方面,英国为表明对美国的支持,对中国采取了军事强硬态度。4月8日,英军方宣布派遣“威尔士亲王”号航母前往亚洲,此时正值特朗普对中国实施最严厉关税政策之际。

“威尔士亲王”号航母是英国两艘航母之一,此次赴亚洲,一是与美国、菲律宾等国联演,二是意图震慑中国,重现昔日“日不落帝国”的辉煌。

据了解,“威尔士亲王”号航母将载4000士兵,并配一艘驱逐舰、一艘护卫舰及一艘潜艇。4月22日早上,它从英国朴茨茅斯出发前往印太。指挥官詹姆斯·布莱克莫尔扬言准备在台湾问题上与中国对抗,并可能穿越台湾海峡。

英国未曾料到,正当其对中国大肆炫耀武力之时,美国的态度竟骤然转变。

随后数小时,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与白宫发言人莱维特也在多个场合表态,均称需考虑降低对华关税,并与中国展开谈判,立场与特朗普相同。

一天里,白宫三次示弱,显然难以承受美国经济下滑的重压。而美国向中国示好的举动,让英国极为尴尬:航母刚启航,指挥官刚发狠话,美国盟友就低头了,这让英国“日不落”帝国的颜面何存?

尽管如此,英国凭借两次世界大战的经验,学会了保持中立。美国立场改变后,英国外交大臣拉米迅速联系王毅,4月22日晚成功通话,他向中国明确表明了立场。

英国一直秉持开放态度,坚决拥护自由贸易,并捍卫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系。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,英中两国对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肩负重任,愿与中国持续交流。

中国外长王毅回应时态度礼貌且得体,指出“中英关系缓和不易,需共同珍惜”。特别是他提到的“共同珍惜”,让英国外交大臣拉米深思许久。

之所以这么说,是因为英国擅长平衡立场。二战时,它既亲近美国,又与苏联交往,确保自己站在胜利方。中美贸易战后,英国又故技重施,一边随美国对华强硬,一边暗派国防参谋长访华。

访问结束后,英国媒体竟对此毫不知情。若非中国国防部网站披露拉达金来访信息,这场悄无声息的行动或许就真的瞒过了众人。

当前,美国的行为让英国左右为难:强硬对华恐遭中美和解后的经济孤立,缓和则会引起国内亲美势力强烈反对。数据表明,英国汽车业已损失64亿英镑,渔业和能源业也因中国反制而停滞。财政大臣私下称:“白宫将我们视为对华谈判的棋子。”

显然,英国有人看清了现实,意识到自身仅是战略上的一枚棋子。若对弈双方寻求和解,这枚棋子又有何用?这正是英国当前面临的最大窘境。

英国在北约里得紧跟美国步伐,斯塔默对美国关税威胁也只好忍气吞声。但中国是英国第三大贸易伙伴,断交将重创经济。军事靠美国,经济靠中国,这让英国陷入两难。

历史已有明证:在大国间的竞争与合作里,只有拒绝投机行为,始终坚守原则底线,才能赢得他国的真正尊重。